表裏如一 時間證之
最近讀《東方日報》評論專欄〈笑看天下〉,施友朋撰寫文章〈表裏如一 時間證之〉引用了唐朝詩人白居易的《放言》詩:
周公恐懼流言日,
王莽謙恭未篡時;
向使當初身便死,
一生真偽復誰知?
詩人想表達的意思是:周公姓姬名旦,周武王弟,成王之叔,武王死,成王年幼,周公攝政,管、蔡、霍三叔陷害,制造流言,誣蔑周公要篡位。周公於是避居於東,不問政事。後成王悔悟,迎回周公,三叔懼而叛變,成王命周公征之,遂定東南。王莽在未篡漢前,曾假裝謙恭下士,迷惑了一些人。但歷史證明他的「謙恭」是偽,篡權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。「向使當初身便死,一生真偽誰復知?」意謂假如過早地下結論,不用時間來考驗,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蒙蔽,不辨真偽。
作者覺得王莽除造假功夫了得,更犀利的是他崇拜儒教卻並不真正信奉儒教,可他就是靠信奉儒術起家,並引用清末大臣黃恩彤的話加以說明:
「自古奸雄篡國,皆用權譎,而王莽篡漢,獨用儒術。」
王莽厲害之處是其野心雖露,仍有許多信奉儒教的大儒不僅不制止他,甚且逢迎勸進。世事之奇,往往令人意外,只要戲做得好,觀眾也會忘我投入。
Posted on September 25, 2016, in Uncategorized and tagged 王莽, 王莽謙恭未篡時, 白居易, 周公恐懼流言日, 唐詩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 Leave a comment.
Leave a comment
Comments 0